2005年11月30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版: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摩的”蒋村当道 让人心惊肉跳
本报记者 朱乔夫 文/摄

  近日,有群众举报,反映杭州文一西路延伸段的蒋村公交汽车中心站周围,有大量无证经营的黑“摩的”横行。据此,记者前往现场采访核实,发现情况远比举报内容来的严重。
    
    黑“摩的”从四面八方汇集
    记者24日早上9点左右来到蒋村公交汽车中心站。
    蒋村中心站是一个终点站,也是文一西路延伸段已完工路段与未完工路段的结合点。记者发现,每当公交车开到这里,周围早就虎视眈眈的几十辆“摩的”“刷”地一下,迅捷地将公交车团团围住,甚至堵住下客门,有的高喊着“3块钱、3块钱”,有的喊着“去哪里?去哪里?”
    记者看到这样的场景,也确实被吓了一跳。
    奇怪的是,不消二三分钟,几乎每个刚才在公交车上下来的人,都坐上了“摩的”的后座,又纷纷向四面八方散去。接下来,便是刚才场景的一幕一幕重复。
    
    虽说“填补缺口”,但却危机四伏
  一名满头白发的路人告诉记者,他们坐“摩的”也是无可奈何。他说,他家住在文一西路延伸段再往西面的地方,离中心站足足有4公里路,而公交车到这里不再往西开了。因此,他们村里的人进出几乎都坐“摩的”。一名抱小孩的妇女抱怨说,尽管她也了解“摩的”不安全,但“因为这里离我们家太远了,860和646路中巴车是沿着石祥路开的,而石祥路以西,则什么车都没有了,所以再危险也得坐‘摩的’,否则我走到家起码得一个小时。”
    据记者了解,因为文一西路建设尚未完全竣工,这一带的公交客运也尚未完善,因此,不可避免地给当地居民的出行造成极大困难;其次,尽管这一带的开发建设方兴未艾,但其整体格局(原居民的居住格局)还与农村无异,住家离公路尚有很长的距离,更不要说离车站了。故“摩的”的猖獗,虽说给安全造成了严重的隐患,但是,不可否认的是,它确实“填补”了当地交通不便的一个缺口。
    很巧,就在记者采访时,发现一名交警正在查处黑“摩的”。该交警告诉记者,这里的“摩的”简直是管不胜管,交警一来,就作鸟兽散,交警一走,又马上聚在一起。他说,由于二轮摩托车的安全系数等问题,要让其合法化营运几乎是不可能的。“至于今后道路建设搞好后,中心车站与乡村之间的交通空白,倒是有可能增加小型巴士的数量来解决。”
    
    生存条件届时将自动消亡
    据杭州市公交公司的来志鑫先生说,蒋村附近的交通状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黑车泛滥,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道路建设尚未完工。当然,当地居住格局的现状,也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,造成当地乘车困难的原因之一。他说:“城市的居住格局和农村是完全不一样的,现在,城市每个小区的门口都有公交车站,可以说家家户户在家门口都有车可乘,因为小区外面肯定是马路,而马路上就必定有公交车。但是,农村就不一样,即使通了公交,也不可能把车站设到每家每户的门口。”
    不过,来先生认为大家也不必太担心,因为公交公司早在文一西路建设的初期,就已经规划好了这里的公交系统,届时,在文一西路延伸段再向西、离现在蒋村中心站的7-8公里处,还将有一个中心站,从那个中心站辐射开去的公交车,规模将超过现在的蒋村中心站。因此,用不了多久,那一带的交通状况就将完全改变,这些黑“摩的”的生存条件届时也将自动消亡。